月: 九月 2023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晩清得到光緒皇帝支持下由康有為推動的戊戌變法,僅維持103天就遭到慈禧太后鎮壓推翻。康有為在學術方面有很多著作,尤其在文學藝術方面很有成就;其中《廣藝舟雙楫》對書法有獨特見解,是康有為在政治變革失敗後專心研究書法的收穫。他所處的環境是西學東漸的歷史潮流變化時代,由他的變法維新思想,求變成為貫穿《廣藝舟雙楫》全書的主線,其中有一段文字如下所示:
「蓋天下世變既成,人心趨變,以變為主,則變者必勝,不變者必敗,而書亦其一端也。」
因此康有為提出「以變為主」成為書法發展的必勝條件,符合人類各類活動不斷向前變化的歷史規則。他主張由帖學轉換到碑學,突破書法延續千年的模式,開創當時書法新模式有其時代意義。但是現在與他的時代已相矩一百多年,須另闢新境界。金太極狂草是借古開今求變的中國視覺藝術,擺脫自古以來書法家對帖學與碑學的執着,融合古今中外藝術,開創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嶄新視覺藝術。
近百年以來第一代中國畫家往巴黎學習西畫,分為兩類:1.徐悲鴻的寫實畫2.林風眠的現代畫。徐悲鴻的寫實畫風當時在西方已開始為各種現代畫派替代,而且他引入的寫實畫風,反而損害國畫的重要寫意觀念。林風眠畫風受當時流行的野獸派影響,回國後受蔡元培之邀,創立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擔任校長。第二代留學法國畫家是該校校友:趙無極於1948年從中國大陸、朱德群於1955年從台灣,兩人先後前往巴黎留學。在五十年代趙氏已揚名西方藝壇,逐漸影響台灣香港兩地畫家作抽象畫。六十年代台灣的劉國松(七十年代任教於中文大學)及香港的呂壽琨受到影響,開始作抽象水墨畫,可惜只注重水墨變化而輕視毛筆線條。劉國松更走極端反對傳統國畫,提出「革毛筆的命」口號。劉呂兩位的香港學生均輕筆重墨,一直影響至今。另一留學巴黎的杭州藝專校友吳冠中也輕視用筆,1992年他在香港《明報週刊》發表「筆墨等於零」一篇文章,引起香港大學藝術系教授萬青力提出「無筆無墨等於零」反駁,後來甚至在中國本土引起不少辯論。從以上歷史可知近百年中國畫家受西化之不良影響,忽視國畫六法「骨法用筆」法則的重要性,因此所作現代水墨畫只是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分支,不屬於中華文化藝術範疇。
圖1:林風眠的畫
圖2:趙無極的畫 1954
圖3:朱德群的畫 1962
圖4:吳冠中的畫
圖1是林風眠的現代西畫,受西方野獸派影響。圖2是趙無極作於1954年的抽象畫,為當時流行的現代西畫面貌。圖3是朱德群作於1962年的抽象畫。圖4是吳冠中晚年作品,毫無深度,的確符合他主張的「筆墨等於零」。從以上四位留學巴黎畫家的作品來看,對傳統中國書畫向前發展並無貢獻,他們只是當時現代西畫新潮流的跟從者。根據中西藝術史標準,各時代畫家地位高低,主要以開始創作新畫風之年份先後所決定。華裔抽象畫家中只有趙無極在當時西方藝壇享有地位,因為他早於五十年代在巴黎已開始作抽象畫。
金嘉倫所處時代與一百年前留學西方的前輩畫家不同,1966年他留學美國回到香港,1968年中國開始文化大革命十年動盪時期,直至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文化事業開始蓬勃發展,出版大量歷代書畫冊。金嘉倫因此獲得前所未有的豐富傳統書畫知識,尤其佩服歷代文人寫意畫的審美觀,於是決心回歸中華文化血脈,創立自成體系的金太極書畫理論。
圖5:金嘉倫《書畫同源 志在暢神》2012
圖5是他由現代西畫回歸中華文化主體的作品,與二十世紀留學巴黎的第一代畫家緊跟西方藝術潮流作畫方式很不同,主要的分別是他仍以傳統書畫用毛筆、墨汁、宣紙為創作媒介。圖5出現綠紅兩圓形,象徵他所提倡的太極書畫的陰陽審美觀。該畫的視覺元素組織有異於傳統國畫模式,例如「書畫同源,志在暢神」八個字突破書法在傳統國畫中擔任題欵的次要角色,體現金太極書畫「書畫一體,繼往開來」目標。該作品是在中華文化主體意識前提之下,以變為關鍵,開創二十一世紀的嶄新毛筆意象藝術。
(2023.9.15)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金太極書畫提出「書畫一體,繼往開來」兩目標,強調書法能夠充分運用國畫「經營位置」的布白章法,則可以使書法有廣濶創新前景。
書法由甲骨文經過篆書,發展到隸書開始定型,再略為改變為楷書,自此成為華人傳達訊息的通用文字,一直沿用到今天。書法成為生動藝術由行書開始,狂草出現後使書法上升到比國畫更自由奔放的藝術。但是一千多年以來狂草始終受制於傳統密麻章法。
國1:張旭《古詩四帖》局部
圖2:懷素《自敘帖》局部
圖1是狂草創始人張旭的名作,與今草最大不同處是每行有更明顯的連貫行氣。圖2是懷素名作《自敘帖》局部,每行氣勢連貫,特別是中間一行的行氣,是由「激切」與「理識」字形之間以體勢連貫法形成。以上兩位狂草大師作品因為字數很多,就不能如同國畫所呈現的整體氣勢連貫特色,因此傳統狂草只能呈現每行的單獨行氣。
圖3:金嘉倫《損益盈虛與時偕行》2009
1950年代金嘉倫在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初步接觸中西藝術知識及技術,畢業回香港後,1963年前往芝加哥藝術學院深造,直接體驗西方現代藝術教育。1966年回香港,由1980年代開始,在融會貫通古今中外藝術之後,醖釀二十年終於在本世紀初創立金太極書畫理論體系。他的太極狂草已突破一千多年前狂草的密麻章法,採用國畫「經營位置」的布白章法,主要是以不超過十個字為原則,使整體氣勢連貫感更顯著。圖3只用八個字使布白效果更顯重要,也因此增強整體書法氣勢連貫的視覺效果;上下字之間打破傳統書法行列章法的束縛,加上實踐他提出的視覺美九法則,使整體組織更自由活潑。
圖4:金嘉倫《結構》1965
圖5:史丹納的硬邊畫
圖4是金嘉倫在芝加哥藝術學院畢業時所作的硬邊畫,顯示當時他已充分掌握現代西畫精粹。以該作品結構複雜嚴密程度而言,與當時西方名家硬邊畫均趨向較簡單的平面組織頗不同,例如圖6是1960年代史丹納Frank Steiner的典型圓形與方形穿插的硬邊畫。圖4《結構》整體有極嚴密複雜的線面色視覺元素組識,尤其以彩度及明度而言,全畫沒有相同之色塊,因此該畫呈現十分豐富視覺美。該畫整體嚴密結構的功力有助於他稍後建立太極書畫的豊富視覺元素組織,尤其是他的太極狂草,在整體把握及局部的陰陽相反相成,達到平衡和諧境界。
金太極書畫主要範圍是山水畫及狂草,尤其狂草較山水畫有更大發揮創意前景,因為狂草結體多變化,並借用花卉國畫的大幅布白章法,使金太極狂草有無窮變化的優勢。中國在歷史上是文化大國,當今藝術創作應注重中華文化特色的創新面貌,才能恢復中國書畫昔日在世界藝壇獨樹一幟的地位。況且現代化的中國必須有中華民族主體意識的文化藝術來襯托,才能平衡向前穩定發展。
一百多年以來中國的美術教育制度逐漸西化,中國最早的大學是北京大學,最初名稱是京師大學堂,是現在北京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的共同前身,成立於1898年清末,以「西文西藝」為教學宗旨。當時該校英文名稱是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912年民國時期才更改校名為北京大學。目前大專美術課程早受西化,因此書畫教育普遍不達理想,主要沒有實施如石濤所言的「字與畫者,其具兩端,其功一體」要旨。因此書法與國畫教學要旨應視書畫為共通藝術,以呈現氣韻生動的毛筆意象為目標,才能糾正近代書畫教育受西化之缺失。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革古鼎新主張,儒家經典《大學》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鼓勵不斷創新觀念。書畫應該兼顧傳承與創新。圖6《繼往開來》用布白章法之外,又創用黒紅線條交替方法,使書法成為既具時代感又有民族特色的嶄新中國視覺藝術。
圖6:金嘉倫《繼往開來》2019
(2023.9.1)
最近消息
- 金太極書畫兩目標三理論 2024-10-01
- 中國式現代化書畫 2024-09-01
-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2024-08-15
-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2024-08-01
- 書畫美學傳承與創新 2024-07-15
- 漢字:中華文化載體 2024-07-01
- 毛筆線條四德 2024-06-15
- 書畫面對AI藝術時代 2024-06-01
-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2024-05-15
- 陰陽不測之謂神 2024-05-01
- 國畫是以氣為核心的藝術 2024-04-15
- 中華文化潛能 2024-04-01
- 書畫創新須先領悟中華文化優點 2024-03-15
- 國畫傳承與創新 2024-03-01
- 唯道集虛 2024-02-15
- 中國畫領先全人類藝術 2024-02-01
- 形似 – 意象 – 抽象 2024-01-15
- 金 草 2024-01-01
- 21 世紀意象國畫 2023-12-15
- 書畫創作實質與文采並重 2023-12-01
- 莊子:通天下一氣 2023-11-15
- 書畫妙道:神釆與形質 2023-11-01
- 書畫家必須認識無的重要性 2023-10-15
- 藝術創作須兼顧時代感及民族性 2023-10-01
-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2023-09-15
-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2023-09-01
- 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2023-08-15
- 金太極狂草線條陰陽轉化 2023-08-01
- 中華文化核心天人合一 2023-07-15
- 詩畫相通注重意境美 2023-07-01
- 金太極書畫視覺美運用 2023-06-15
- 金太極狂草勝在具變通潛能 2023-06-01
- 自我改正缺點為成功之本 2023-05-15
- 整體把握 – 陰陽平衡 2023-05-01
- 國畫應如何向前發展 2023-04-15
- 國畫筆氣墨韻應主次分明 2023-04-01
- 金太極書畫須知行合一 2023-03-15
- 蔡元培主張美育代替宗教 2023-03-01
- 宏揚老子道德經 2023-02-15
- 禪宗 – 中華文化奇葩 2023-02-01
- 書畫創作須以史為鑒 2023-01-15
- 孫子兵法:靈活應變藝術 2023-01-01
- 金太極狂草具發展潛力 2022-12-15
- 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復興 2022-12-01
- 復興中華文化精神 2022-11-20
- 香港成立金太極書畫宗派 2022-11-10
- 太極美學氣勢動力 2022-11-01
- 中華文化之深厚潛質 2022-10-15
- 儒家審美觀:道德仁藝 2022-10-01
- 國家版本館賡續中華文脈 2022-09-23
彙整
- 2024 年 十月
- 2024 年 九月
- 2024 年 八月
- 2024 年 七月
- 2024 年 六月
- 2024 年 五月
- 2024 年 四月
- 2024 年 三月
- 2024 年 二月
- 2024 年 一月
- 2023 年 十二月
- 2023 年 十一月
- 2023 年 十月
- 2023 年 九月
- 2023 年 八月
- 2023 年 七月
- 2023 年 六月
- 2023 年 五月
- 2023 年 四月
- 2023 年 三月
- 2023 年 二月
- 2023 年 一月
- 2022 年 十二月
- 2022 年 十一月
- 2022 年 十月
- 2022 年 九月
- 2022 年 八月
- 2022 年 七月
- 2022 年 六月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