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八月 2024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在古代中國,文化有「文治教化」意思。在不同國家如法英用culture而德國則用Civilization表示文化。一般書畫展覽都視為文化活動,但嚴格來說,坊間很多展覽只是一種文娛活動,只要是會員的作品均可展出,展覽前並無嚴格審查標準。最難見的作品是既有文化傳承,又有創意的作品展覧。本網站符合國畫六法的作品既能充分反映太極陰陽觀的虛實變化,又能充分運用陰陽五行的中國色彩,中國書畫應該如同當前中國在各種行業,強調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並且可以持續改善而向前發展。因此華人藝術家緊跟當代西方藝術只是如同追求時尙,根本達不到古代「文治教化」的文化境界。古代的文治教化是以禮樂制度教化民眾,根據社會實況,以合於人文基本精神和原則教化民眾、引導整個民族向善,實現既有差異,但是追求整體和諧的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應該不變。

中國文化核心的中國傳統哲學主要包括
價值觀及思維方式。司馬遷作《史記》,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即撰寫歷史必須為人類繼往開來作出貢獻,其中必涉及真與善,使人類減少犯同樣錯誤,精益求精,止於至善。中國哲學即是究天人之學。中國古代哲學之最高範疇是「道」,它又分為天道與人道。天道源於易經的老莊之道,人道即是儒家孔孟之道。中國書畫家能精通老莊及孔孟之道,不為謀利或求虛名,則所作的書畫多數脫俗。
中西文化基本差異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國文化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西方文化則強調征服及戰勝自然。因此中西文化之不同導至中西各有不同的審美標準。

圖1:金嘉倫《道路》1962


圖2:金嘉倫《期望》1964

中西文化雖然不同,但是中西青年卻有類似的追求潮流的傾向。金嘉倫於1960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圖1是他回港後作的抽象畫《道路》,畫題已涉及老子哲學最高概念的「道」。圖2是他留學美國時期所作的硬邊畫《期望》,與圖1比較有十分大的轉變,首先是用當時發明不久的丙烯畫Acrylic painting。因該丙烯畫:較油畫快乾得多,對作硬邊畫十分有利。尤其對作幾何圖形的畫,用一種當時流行的masking tape遮蔽膠帶輔助作畫更加方便。目前尚有很多人誤稱西畫為油畫,因為油畫早就不是西畫的統稱。


圖3:金嘉倫《核心》1966

金嘉倫的硬邊畫其實是充分發揮點線面色視覺美的畫種,與抽象表現主義運用潛意識不同,而是一種十分理智型的畫種。如圖3所示整體組織充份運用「統一、比例、平衡,對比,方向,主次,節奏、呼應、變化」九法則。 有了此扎實的視覺美九法則,再從事其他藝術應該駕輕就熟。


圖4:金嘉倫《實由虛出》1976

1976年金嘉倫由美國回港剛10年,他的硬邊畫開始出現變化,如圖4所示,他不再受硬邊畫固定的平塗技法所限,背景出現用噴筆畫的紅色雲彩,前景有一個具立體感的立方柱打破硬邊畫是平面的限制,從一個用黑線組織而成的立方柱內脫胎而出。該畫正表示一位具創意的畫家不應終生受固定技法所限制。


圖5:金嘉倫《御紫氣遊無極》2002


圖6:金嘉倫 《龍吟方澤 虎嘯山丘》2009

經過二十年臨摹傳統書畫,進入21世紀金嘉倫開始回歸中華傳統文化,而以老莊美學的太極陰陽觀開闢一條全新的書畫現代化道路。金嘉倫的創作次序,先通曉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然後回歸中國書畫創作。在傳承中有獨特創新。圖5及圖6顯示正是在傳承中有所創新的金太極書畫。他與當代書畫畫家不同的是,充分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取長補短,十分靈活應變。書畫是文化,因此書畫應是不斷創新的文化進程。

(2024.8.15)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易經是五經之首。中國早在先奏時代,有諸子百家爭鳴的各種哲學觀念出現。其中以老子《道德經》為核心的宇宙觀將陰陽變化解釋得最廣泛。此是自古以來中華文化的深厚哲學基礎:「一陰一陽之謂道」及「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因此中國畫有不同於西方藝術的美學觀念,國畫家如果不懂得宇宙陰陽觀就不能進入國畫崇高境界。陰陽相反相成達到整體和諧效果,此是中華文化的獨特性,身為今日華人藝術家應該首先掌握的中華文化知識。


圄1:高劍父的山水畫

晚清畫家只有少數留學歐洲,但是往日本留學人數較多,因為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成為東亞最先進國家。留學日本間接可以從日本學到創作西畫的各種知識。粵人二高一陳留學日本回國,用融合中西畫開創折衷派,後來改稱為嶺南派。該畫派標榜革新國畫為目的,但事實上以中國畫是否能融合西畫恰到好處,並不容易。因為當時西畫已出現現代畫派,寫實畫開始衰退。因此嶺南派自稱融合中西畫並不恰當。例如圖2高劍父山水畫顯示近濃遠淡並非國畫觀念,該畫遠山削去山峯在國畫史上並無此種現象,況且近處的山石與遠處山峯不能夠氣勢連貫。因此嶺南派所標榜革新並不理想。


圖2:金嘉倫《書畫同源 志在暢神》2012

目前仍有人以近濃遠淡作國畫,要真正恰當融合中西畫相當不容易,先要清楚中西文化的獨特優點才能適當完成21世紀的嶄新國畫目標。圖3是金太極書畫,「書畫用色彩的陰陽五行關係」是一種新嘗試。中國書畫均為毛筆意象藝術,東晉顧愷之早就提出以形寫神,暢神是書畫共同要求的審美高度。
最近於7月8日出版的《亞洲週刊》有一篇由胡恩威所寫文章,題目是:「人工智能與中華文化復興」。他認為「從中華文化復興的角度去看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中華文化復興的目標不是以西方文化為核心, 而是以中華文化的思想和藝術價值的重建為目標,復興就這個意思,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三結合,四合院空間是中國規劃和建築天人合一的呈現,思想美學和空間構成一個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統,才可保持和延續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陰陽五行是中國文化思想價值觀的基本觀念。」
他更把水墨畫及書法的美學認是最基本中國美學,胡氏表示水墨書畫實際是體驗太極陰陽美學。在他文章最後結尾一句是「人工智能的挑戰就是能否利用去推動中華文化復興,而不是被人工智能影響中華文化復興。」


圖3:國畫五色象徵金木水火土

中國山水畫以水墨為主,金嘉倫早年以作現代西畫為主,對色彩運用十分講究。因此當他作水墨山水畫時常加添豐富色彩。圖3的黃色代表土地,青綠色代表樹木開始生長,紅色是夏天到來,一切興旺發展。白色代表秋天到來,農作物等待收成。黒色代表冬天到來,農人停止工作迎接春天到來。


圖4:金嘉倫《陰陽互動》2006

歷代中國山水畫用色很少,例如范寛的《谿山行旅圖》及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均為水墨畫。但是色彩是一種重要的繪畫視覺元素,因此水墨畫注意用色使中國畫進入一全最境界。圖4用色符合中華文化含蓄獨特性 。用紫色佈滿全畫,紫色是由青紅兩色混合而成。如分別用靑紅兩色,該畫就變成為西方野獸派用色的放任。該畫有清楚走勢:由左下角藍色逐漸推向右上角的主峯。全畫仍布滿黃色,與紫色互為補色,以增強視覺對比效果。並請注意該山水畫留有很多純白色山石,正是圖3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白色「金」表示秋高氣爽的情景。


圖5:金嘉倫《澄心清神》2008


圖6:金嘉倫《立象盡意》2008

傳統中國書畫多數只以水墨完成,但如圖5及圖6所示加上色彩,就可使書法成為現代化的中國視覺藝術。加強運用色彩效果將成為金太極書畫另一可以發展境界。此也表示中華文化尚有極豐富寶藏可以發掘而發掦光大。

(2024.8.1)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