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成語「十日一水,五日一水」比喻作畫須構思精密,注意筆墨與形象之間的相互組織關係,也就是須實踐本網站提倡的三理論:太極美學、國畫六法、視覺美法則,才能畫出一幅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國畫;並且以「書畫一體,繼往開來」為堅定目標。該成語出自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十日畫一山,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山水畫是國畫中地位最高者,是因為山水畫格局宏大,也是符合中國哲學宇宙觀的藝術體現:簡言之,它就是源自易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所發展出的四象八卦,再由八卦上下互相交疊產生六十四卦,以詮釋宇宙間萬物之間有密切互動關係。

所以萬物源出一途,其根源是中國古人重視的「道」,它統轄世間一切。現代物理學以「全息宇宙論」Holographic Universe Principle來詮釋宇宙是萬物相互之間全息關連的統一整體。可見中國文化「道」的傳統哲學思維之超卓,竟與現代物理學相通!所以歷代山水名作絕不相同於受狹窄視野局限的西方風景畫。山水畫靠寫生作畫乃自眨身價,因為畫家放棄了
傳統作國畫最可貴的主觀能動性。「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傳統國畫道器兼顧。可知「十日一山,五日一水」是畫家主觀精心安排全體畫面的氣勢連貫及陰陽互濟的局部與整體的相互依賴關係。

「十日一山,五日一水」正是要山水畫家在「無為而無不為」原則下進行創作,但仍要仔細實踐本網站歸納的太極美學三法則: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並且要擺脫只受視野所涉近濃遠淡的狹窄三維空間束縛;因為宇宙之廣大,人類眼睛所見空間範圍與宇宙空間相比較,更甚於小巫見大巫。所以傳統國畫是注重筆墨依據道法自然在二維平面上所形成的陰陽節奏效果,並且同時要求筆墨之間達到虛實相生的氣勢連貫關係。依此標準,可知當今山水畫家能依太極美學創作者為數極少!

例如圖1陸儼少的《挑花源》是充分實踐太極美學的現代山水畫傑作,尤其是他在加強筆墨的陰陽節奏方面可說前無古人,是中國山水畫的繼往開來者的範例。此畫取材於陶淵明《桃花源記》,畫面由近處樹木的點葉與夾葉虛實陰陽變化開始,通過橋洞排列有序的河中眾石塊走勢,導向挑花源山洞入口處,而遠景是有強烈黑白疏密的陰陽變化為全畫焦點所在,突破人類視野所見遠處必淡的局限,並參以陸儼少獨創的生動雲線,產生動靜對比之美;此畫正是體現傳統文化核心陰陽互動在國畫上的充分發揮。由此也可以說國畫是筆精墨妙在二維平面上才能發揮中華文化的獨有特色。所以本網站提倡的太極美學三法則應是超越時空的現代書畫創作最佳指引。


圖1: 陸儼少《桃花源》

陸儼少是近現代國畫史上的一位繼往開來的山水畫大師。他是純粹只受中華文化薰陶而能突破前人的典範,可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潛質。他既對寫實西畫無動於衷,又對西方現代繪畫可說沒有認識的機會,因此在用色及造型上就很難突破傳統中華文化的藩籬。

所以如何創作在仍保留中華文化特色而有更具現代感的用色及造型的21世紀的山水畫,則有待今天的華人畫家借鑒現代西畫而邁向新境界。尤其20世紀開始,各種民族文化早已交流,例如兩位繪畫大師:荷蘭籍的梵高借用東方繪畫的線條,西班牙籍的畢加索運用非洲雕刻的造型,均使現代西畫衝破寫實西畫的局限,大放異彩。但是當今華人水墨畫家即使借鑒現代西畫的色彩及造型,仍須分清楚中西文化的主次,不應顧此失彼;例如重墨輕筆及忽視虛實相生的陰陽變化,就是喪失中華文化特徵。

圖2是金嘉倫的《紅山綠水》在2015年以太極美學為理論,而嘗試融會貫通中西繪畫所作與前人不同的山水畫;他以強調線條粗細深淺、黑白山石、紅山綠水的太極美學的核心「陰陽互濟」為重點,然後藉突破國畫慣例的綠色瀑布聯繫遠近山石,以體現傳統山水畫的「氣勢連貫」。尤其是題欵「乙未金嘉倫」隱藏於綠色瀑布盡處的左方大塊墨色之中,畫家姓名印章則蓋在瀑布右方墨塊內;此種處理均是不囿於一般成規的手法。整體畫面以大刀濶斧的筆墨實踐國畫六法的虛實相生「經營位置」法則。

金嘉倫依據「古為今用」的古代太極哲學及「洋為中用」的現代西畫色彩及造型,試圖為中國畫邁向現代化發展指出一條繼往開來的適當途徑。

最後金嘉倫認為傳統國畫以二維觀念的筆精墨妙,表現三維空間的山水是極高明的中華藝術手法!此也與全息宇宙論一些科學論證相通(全息宇宙論認為只需要藉一個二維平面為媒介,就可以看到宇宙萬物是存在於三維空間)。所以傳統中華文化藴藏大量睿智瑰寶,有待今人去發掘而發揚光大!


圖2: 金嘉倫《紅山綠水》作於2015年

(2019.1.8)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