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線條冠絕全球

中國書畫自古以來是以毛筆為重要藝術表現工具。書畫均以毛筆的高品質線條傳情達意,如果廢棄毛筆的陰陽多變潛能,則中國書畫的獨特藝術性就盪然無存。尤其水墨畫如果捨棄國畫六法,就成為無骨法用筆而軟弱的畫種,因與氣韻無關,它與中華文化已脫離血脈關係。

中國哲學涉及兩大範疇:氣與道。善用毛筆就能因體現國畫六法「骨法用筆」,展現具有中華哲學獨有的豐富生命力「氣」的第一範疇;更由於毛筆尖齊圓健的特性可呈現陰陽轉化的豐富視覺效果,便達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第二中華哲學範畴。近代由於書法已脫離自古以來中國教育制度中的必備技能傳統,使中國的視覺藝術從此一蹶不振。當下由於書法普遍水準低落,使以水墨為媒介的畫種已失去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書法不僅是講究線條高質素,而且涉及深度抽象視覺美的煅煉。傳統書畫均重視氣韻生動的生命力動態,這一切均以毛筆為主角的線條豐富表現為目的。雖然中國人筆墨並稱,但水墨始終處於配角地位。重墨輕筆是中國近代美術教育誤入歧途所致。

在此須強調中國書法發展到行書才算真正進入氣韻生動的藝術境界,唐代狂草出現更使中國書法最先進入人類視覺藝術史上的高度自由表現領域。

近代中國美術學院的中國畫教育,以西方的素描替代書法為基礎的轉變是導致國畫走下坡的根本原因。唐末五代的荊浩六要:氣、韻、思、景、筆、墨。前四要必須以筆墨為手段才能達到。他提出畫分為有形之病及無形之病,特別指出無形之病是「氣韻俱滅,物象全乖,筆墨雖行,類同死物」,即筆墨目的是呈現畫面具有氣韻生動的意象,否則畫面是形同死物的工藝品。其實治癒不論有形之病或無形之病的良方,是以能否呈現具備生命力的氣韻生動筆墨意象為重要標準。

此種近代至今普遍忽視運用舉世無匹的毛筆特異功能的禍害,損傷中華文化的根本。此是當今書畫界必須深刻警惕而傾全力挽救的當前弱勢。近年中國美術教育界也有學者覺察到此弱勢,但至今仍是苦無適當對策的現況。「書畫一體,繼往開來」的兩目標及「太極美學,國畫六法,視覺美九法則」三理論,正是挽救目前書畫走下坡的今後書畫創作體系。
試看以下圖1及圖2的清代書畫家的毛筆所發揮的氣韻生動,當今幾乎無人可超越:


圖1:黃慎書法

圖1是清代揚州八怪的黃慎書法,予人充滿氣勢感覺,就是因為毛筆所形成的有骨氣之陰陽節奏,世上任何一種書寫筆種均望麈莫及。釋文:白髪三千丈,緣何似覺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杜工部句。黃慎


圖2:石濤山水册頁之一

圖2是清代四僧的石濤小幅作品,其畫筆是源自書法的卓越用筆,所以全畫氣概宏大,民初以來的畫家無人可匹敵!以上兩例可知近代中國畫已誤入歧途,應回頭是岸!目前很多水墨畫就算有線條多數只用「描」,很少是用書法的「寫」才能達到氣韻生動。

本網站創辦人金嘉倫提供的「書畫兩目標三理論」體系或是中國書畫今後發展可以選擇的一條新途徑。今年2019年(乙亥年)將於香港書展有《金嘉倫書畫—-太極美學繼往開來》精裝版書畫册面世,是本網站創辦人對書畫現代化創作理論與實踐的體驗紀錄;盼望能得到大中華地區美術教育界的關注。由此就可以使「毛筆線條冠絕全球」的歷史地位得到新生!

(2019.3.13)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