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審美觀-毛筆意象

「金嘉倫太極書畫」網站於2016年創立至今已四年,訪客人數至今超越六萬一千人次。每月平均有兩篇文章發表,圍繞「書畫兩目標三理論」從古至今書畫各種圖文,詳細分析傳統中華審美觀,作出融會貫通中西藝術取長補短的論述;並於去年七月由香港新華書城出版社選擇包括金嘉倫過去三十年重要論文,發行《太極書畫-毛笔意象》新書。但是在最西化的中國城市香港特區,至今仍達不到明顯回應。主要原因在於中小學缺乏深層次中華文化及國史課程,香港人很難真正認識源自易經的太極美學奧妙。因此書畫創作要實踐太極美學並非易事。

漢文字有極豐富傳情達意的獨特性,任何兩個字的搭配,可以產生非常多的含意,簡潔扼要,新事物也可以用原已有的漢字表達,西方文字卻要用很多不同的字母串成。四個漢字搭配的成語更加變化無窮,例如「大象無形」可以引伸含意甚深的「形而上」審美觀。面對「毛筆意象」,書畫界人士多數仍不能真正明白其重要意涵。

張懷瓘《書斷》有言:「善書者乃學之於造化,異類而求之」,異類求之正是書法進入高超「意象」狂草形成的重要突破關鍵。文人畫的寫意境界與書法審美觀相通。

傳統中華毛筆工藝在書畫發展史上擔當非常重要角色。如果無獨步天下的毛筆變化潛能,根本不可能有中國書畫的輝煌歷史!例如太極美學首項「氣勢連貫」,受西畫訓練者很難明白而實踐,中國行草書千多年前早就呈現氣勢連貫。圖1 是金嘉倫作於2006年依據傳統章法的草書:


圖1: 金嘉倫《世態變化無窮》2006

釋文:世態變化無極, 萬事必須達觀。「世態變化」「無極萬」(三字有虛實變化)「事必」「須達觀」四組字筆勢連貫;其間三空位是虛實相生的「虛」位,整體十個字氣勢連貫之外,實踐「陰陽互濟」,加上左右兩行陰陽呼應,最後得到「整體和諧」的太極美學「氣勢連貫」效果。

中國書畫並稱,書法排列在繪畫之前正表示書法在中華文化中所佔地位崇高。書法在唐代發展到狂草,開始發揮毛筆在全人類成為先進抽象的獨特高質線條藝術。

其實所謂美觀在於充份實踐抽象視覺美的組合,而且毛筆線條本身可發揮卓越的陰陽變化視覺美。書法字形予人美感的最基本兩項規則是比例及平衡。目前大多數華人所寫的中文字不美觀原因,主要就是字形失去比例及平衡。總而言之,任何人只要寫得一手氣韻生動的行書,從事任何視覺藝術都輕而易舉。

易經是中華文化發展的主要源頭,太極美學更不例外。《易傳》有言:「觀物取象,聖人立象以盡意」,是中華文學及書畫重要審美觀的名稱「意象」起源。意是指無限的意藴,象得自宇宙無形的天象。

國畫最高境界的文人寫意畫,絕對不受現實中眼睛所見的狹窄外表形狀所限制,例如圖2石濤的山水畫符合太極美學,是具獨特中華文化特色的「毛筆意象」視覺藝術。


圖2: 石濤山水畫

今日的廣義水墨畫家,不應該輕視中華文化瑰寶的毛筆意象,要避免重犯近百年的錯失:
1.用西方寫生方式作畫,對線條只視為輪廓線功能(圖3),放棄傳統國畫主觀意識;
2.仿效二十世紀抽象表現主義的輕筆重墨的畫法(圖4),由潛意識主導,忽視視覺美法則。


圖3:嶺南派水墨畫


圖4:仿効西方抽象畫的水墨畫

近百年至今最有創意的山水畫家,是圖5陸儼少(1909-1993),他的山水畫充分體現太極美學「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


圖5:陸儼少山水畫


圖6:「圖5」局部之一

圖7:「圖5」局部之二

圖6及圖7是該畫的局部,呈現抽象的線條及墨色變化,就是充份體現陰陽互濟的毛筆意象。

陸儼少是未曾明言而其實充分實踐太極美學的毛筆意象大師,他是傳統山水畫的繼往開來畫家。但是如何能達到21世紀更有現代感,又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新視覺藝術,應另外借鑒現代西畫才可達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取長補短的理想境界,萬變不離其宗是必須以毛筆意象為主。不論如何強調創新,創作時須重視本網站強調的「視覺美九法則」,不冝跟隨西方文化的獨我表現,漫無準則。

20世紀大中華區的美術教育,經過西化至今,仍處於嚴重不足於培養書畫繼往開來人才的階段。「金嘉倫太極書畫」網站taichi-art.com在2016年香港創立,內容涉及重要傳統中華審美觀念,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時查看而實踐,使21世紀中國書畫有所依據而向前發展。

(2021.1.2)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