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畫入書
本文標題並非只以書入畫,而是兼顧「以畫入書」。歷代國畫名家均以書入畫,是指國畫能運用書法的優質線條,就能得到氣韻生動的重要效果。古代國畫家一定精通書法,所以必定以書入畫。但是近百年中國美術教育逐漸跟隨西方模式,不再重視書法,使以書入畫原則嚴重受到忽略,大多數國畫受形似寫實觀念之害;更受「水墨畫」名稱之累而輕筆重墨,因此呈現只有墨韻而無筆氣的視覺藝術缺點,當今傳統國畫已經明顯不能繼往開來。
中國人素來書畫並稱,書排在畫前更提示書法在中華文化中的特別重要地位。但是當今是人工智能時代,中國書法已非華人知識份子必備技能,甚至在美術教育上也失去昔日地位。
圖1: 懷素《自敘帖》局部
從藝術質素而言,各種書體之中以草書的狂草地位最高。主要是狂草採用曲線替代直線及折線,使線條流暢而氣勢連貫,一千多年前懷素的《自敘帖》就是開創書法抽象曲線新面貌,如圖1所示。從此書法擺脫永字八法的束縛,自由奔放,達到人類前衞藝術的領先歷史地位。
圖2:金嘉倫《損益盈虛與時偕行》2009
二十世紀因西方抽象表現畫派出現,令東方畫家用中國行草書的抽象線條,跟隨潮流而標傍現代書法或現代水墨畫,其實只是拾人牙慧。以中國書法史為鑒,繼往開來是二十一世紀初金嘉倫在香港建立的太極狂草,如圖2所示。該書法與狂草最大不同之處為突破傳統書法的章法,開創「以畫入書」的中國書法新面貌,更是融合現代平面設計及傳統山水畫的嚴密章法,在傳承一千多年前的狂草基礎上開拓書法新境界。
清代鄭板橋早已提出:「以畫之關紐透入於書」的「以畫入書」主張,他是畫竹的著名畫家,用國畫的「經營位買」法則創作書法,只是仍受制於傳統書法由上至下及右至左的章法,尚未運用到花卉國畫的大幅留空白分佈。
圖2採用的太極狂草章法是突破傳統書法慣例,改由左上方開始,沿紫色抽象曲線方向,左右擺動向下方移動產生韻律,並創用現代色彩增加視覺美。特別是整體九成以上由曲線組成,是充分體現曲線是具生命力的最美線條。因此創立於香港的太極狂草是融會貫通古今中外藝術,開創具中華文化特色的二十一世紀的新視覺藝術:使中華文化瑰寶的書法再度以新面貌在世界藝壇重現光芒。
因此太極書畫的「書畫一體,繼往開來」是書畫兩者在創作時具有相得益彰的發展意義,期望最終可得到當今中青年華人藝術家的良性回應。由本網站到今年每天上升到平均有70至100左右訪客來推測,太極狂草將藉互聯網無遠弗屆推廣到各地。
圖3:香港書展2021
本文讀者如果有意深入研究太極書畫理論與實踐,可以前往今年香港書展的香港書城出版社攤位(Hall 1A-E,booth 1D-D35)購買兩本書:《金嘉倫-太極書畫浴火重生》精裝書畫册及《太極書畫-毛筆意象》論文集之後,必須重複仔細閱讀,充分消化後才能漸入佳景,邁向前所未有的書畫創作現代化境地。兩書之珍貴在於內容涉及以易經美學為主,加添現代西方視覺藝術元素為副的嶄新毛筆意象藝術。《金嘉倫-太極書畫浴火重生》精裝書畫册的整體設計頗有新意,本身也是一件視覺藝術作品。
以上香港書展有售兩本書的理論與實踐可說是當今大中華區獨一無二的著作。尤其是《太極書畫-毛筆意象》論文集原定於去年香港書展面世,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書展臨時取消;該書插圖十分豐富,包括古今中外各種視覺藝術,售價港幣128元是超值;序文由香港易學專家岑逸飛所寫,他認為金嘉倫「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獨闢蹊徑」及該書「為藝術界的後學提供寶貴的開悟」;全書所涉內容超越當今大中華區美術院校課程所授專業範圍。
(2021.7.12)
最近消息
- 書畫現代化須保持毛筆優點 2025-03-29
- DeepSeek 深度求索 2025-02-18
- 獨特魅力的金太極狂草 2024-12-29
- 方薰畫論摘要 2024-11-25
- 金太極書畫兩目標三理論 2024-10-01
- 中國式現代化書畫 2024-09-01
-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2024-08-15
-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2024-08-01
- 書畫美學傳承與創新 2024-07-15
- 漢字:中華文化載體 2024-07-01
- 毛筆線條四德 2024-06-15
- 書畫面對AI藝術時代 2024-06-01
-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2024-05-15
- 陰陽不測之謂神 2024-05-01
- 國畫是以氣為核心的藝術 2024-04-15
- 中華文化潛能 2024-04-01
- 書畫創新須先領悟中華文化優點 2024-03-15
- 國畫傳承與創新 2024-03-01
- 唯道集虛 2024-02-15
- 中國畫領先全人類藝術 2024-02-01
- 形似 – 意象 – 抽象 2024-01-15
- 金 草 2024-01-01
- 21 世紀意象國畫 2023-12-15
- 書畫創作實質與文采並重 2023-12-01
- 莊子:通天下一氣 2023-11-15
- 書畫妙道:神釆與形質 2023-11-01
- 書畫家必須認識無的重要性 2023-10-15
- 藝術創作須兼顧時代感及民族性 2023-10-01
-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2023-09-15
-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2023-09-01
- 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2023-08-15
- 金太極狂草線條陰陽轉化 2023-08-01
- 中華文化核心天人合一 2023-07-15
- 詩畫相通注重意境美 2023-07-01
- 金太極書畫視覺美運用 2023-06-15
- 金太極狂草勝在具變通潛能 2023-06-01
- 自我改正缺點為成功之本 2023-05-15
- 整體把握 – 陰陽平衡 2023-05-01
- 國畫應如何向前發展 2023-04-15
- 國畫筆氣墨韻應主次分明 2023-04-01
- 金太極書畫須知行合一 2023-03-15
- 蔡元培主張美育代替宗教 2023-03-01
- 宏揚老子道德經 2023-02-15
- 禪宗 – 中華文化奇葩 2023-02-01
- 書畫創作須以史為鑒 2023-01-15
- 孫子兵法:靈活應變藝術 2023-01-01
- 金太極狂草具發展潛力 2022-12-15
- 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復興 2022-12-01
- 復興中華文化精神 2022-11-20
- 香港成立金太極書畫宗派 2022-11-10
彙整
- 2025 年 三月
- 2025 年 二月
- 2024 年 十二月
- 2024 年 十一月
- 2024 年 十月
- 2024 年 九月
- 2024 年 八月
- 2024 年 七月
- 2024 年 六月
- 2024 年 五月
- 2024 年 四月
- 2024 年 三月
- 2024 年 二月
- 2024 年 一月
- 2023 年 十二月
- 2023 年 十一月
- 2023 年 十月
- 2023 年 九月
- 2023 年 八月
- 2023 年 七月
- 2023 年 六月
- 2023 年 五月
- 2023 年 四月
- 2023 年 三月
- 2023 年 二月
- 2023 年 一月
- 2022 年 十二月
- 2022 年 十一月
- 2022 年 十月
- 2022 年 九月
- 2022 年 八月
- 2022 年 七月
- 2022 年 六月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