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中華文化是以儒家為核心,與道佛兩家三合一的獨特文化體系。書畫並稱也是全人類獨有,特別強調氣韻生動的審美觀。「氣韻」最初是用作對人的品評,後來才成為評論書畫的標準,並與表現生命力的「生動」相結合,成為國畫創作的第一法則「氣韻生動」。
中國宇宙觀:宇宙萬物生生不息變化,離不開氣的凝聚及運動。自然生命由氣集而生氣散而死。孟子對氣的主張是「浩然正氣」,到了魏晉時期出現「竹林七賢」名士更進一步重視氣節風度。歷代書畫名家學養俱佳,因此文人寫意畫品位最高;例如北宋的蘇東坡精通詩、詞、賦、散文,因此他所作畫畫出衆是合於情理。匠人畫家只重視技巧而忽視文化修養,因此不能青史留名。至於氣韻生動的「韻」,是氣在流動中所呈現的節奏感。

國畫三大類別,不論山水、人物、花鳥均重視氣韻生動。要達到中國畫最講究的氣韻生動特色,必須以狹長的畫面才能充分彰顯氣勢連貫。例如用斗方作書畫就根本無法展示氣韻生動,因為在正方形四邊相等的有限空位中很難發揮氣勢伸展。


圖1:王冕《梅花》


圖2:吳鎮《松泉圖》

圖1是元代王冕畫的梅花,可見中國畫畫重視意象,將梅花樹幹垃長是為增強整體氣勢運行效果。圖2是元四家的吳鎮作品,由右下角樹木先向左再轉右,通過瀑布轉向松樹下方樹枝再上升到樹頂,以方形印章連接到最上方的題欵。松樹左方的樹枝向下彎曲是運用「經營位置」法則使整體氣脈相通。該畫整體畫面的布白十分講究。


圖3:金嘉倫《層巒高秋》1995

西畫的畫面稱為黃金長方形,其短邊與長邊的比例是1:1.618。因為空間有所限制就不易體現國畫所重視的氣韻生動效果。圖3是金嘉倫由現代西畫轉向國畫時期,該畫長與闊的比例是4:1,超過一般立軸畫的長闊比例2:1達一倍,更能加強自上至下整體氣勢連貫效果。歷史是提供現在對過去所發生事物為參考,以便未來發展有更好的創新前景。因此書畫今後要達到良好發展,必須先做妥傳承工作。傳統書畫最珍貴值得傳承的是氣韻生動,它也是與其他國家民族藝術最明顯的不同特色。藝術品的傳統是經過歷代藝術家的不斷積累而成,能精通消化傳統就是傳承。但是書畫家只是傳承而不創新就不能為書畫史開創新一頁,不重視創新所作的書畫只停留在文娛活動或者消遣活動範圍。必須強調的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準則,是書畫創作主要工具必須是中國毛筆,才能發揮氣韻生動效果。近代很多水墨畫只注重用墨而忽視運筆其實已偏離中華文化軌道。


圖4:金嘉倫《氣韻》2008

進入二十一世紀,香港已創立自成體系的「金太極書畫」:「書畫一體,繼往開來」兩目標及「太極美學,國畫六法,視覺美九法則」三理論。圖4作於2008年,「氣韻」兩字放大罝於畫面左上方,雖然沒有「生動」兩字,但是由左上至右下的紫色曲線動態已可以表達「生動」效果。該作品氣韻兩字已從國畫題款的配角上升到與畫平等地位,體現「書畫一體」與視覺美創新章法的「繼往開來」配合,是金太極書畫創作的兩目標,更重要是作品筆墨組織須符合金太極美學的「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三原則。

(2023.8.15)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