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谿《六柿圖》的啟發


圖:牧谿《六柿圖》

牧谿是宋末元初的襌僧,是國畫史上的名家。他的《六柿圖》現為日本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所藏,在日本具崇高地位,視為日本國寶,該畫之藝術地位以靜物畫而言在人類繪畫史上也應排在前列。牧溪在中國本土反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由於日本在佛教中推崇禪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日本人鈴木大拙將禪宗思想推介到美國,當時全球新派繪畫最流行的是抽象表現主義;禪宗思維類似抽象表現主義所重視的佛洛伊德潛意識。例如禪宗六祖惠能的著名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種形而上的哲學境界。所以禪宗思維也受到當時前衛西方藝術家注意;至今禪的英文名稱仍是zen,就是根據日本的禪字發音,絕不是禪在發源地的中國發音。

該《六柿圖》可以說具禪宗境界的上品寫意國畫。其優點是簡逸豪放,自然空靈;具有文人寫意畫的崇高境界,呈現傳統中華文藝特別重「意」的民族特色,完全擺脫形似的束縛,也充分實踐墨韻的陰陽豐富變化;六隻柿子的墨韻可由留白的無色變化到深黑色,各柿頂蒂的長短方向均不同;六隻柿子的形態有近圓形、㰐圓形、近正方形,完全不受現實表象所束縛,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和而不同」觀念。

近代國畫受寫實西畫之害甚大,到20世紀現代西畫也如同傳統國畫般抛棄形似的束縛後,才大放異彩。遺憾的是近代很多華人自己降低水墨畫原本無拘無束的筆墨表達長處,卻為了追求形似,所作國畫成為自縛手腳的藝術,更因求立體感也同時犧牲了毛筆線條的主角地位。牧谿該畫中六柿一字排開,其中一柿略移下方是高明手法,以求打破單調;在國畫創作中簡約之美有其特殊之視覺效果,該畫沒有對整體無作用的多餘筆墨,即所有筆墨處理恰到好處。

《六柿圖》不論在用筆、墨法、形態、章法各方面均達到簡潔但不單調,並有陰陽節奏的氣韻生動效果。此是用西畫工具材料作畫所無法企及的中華藝術所獨有的視覺效果。今天我們必須反省是否已做妥當書畫的繼往工作?一個有深厚文化的民族國家不顧自己原有書畫藝術的優點,卻去跟在人家後面亦步亦趨,並因而失去原有的東方藝術代表身份,十分遺憾。牧谿《六柿圖》不僅是真正的有筆有墨的寫意畫,而且其造型簡練,但變化豐富;以造型及章法而言,即使以今天眼光來看《六柿圖》仍具現代感。

由此可知傳統寫意國畫其實早已隱藏現代藝術因子在內,它在重意觀念上是領先現代西畫,既強調形式之美又表現深遠的意境,並常以少勝多(相當於簡約主義Less is More)。今天我們只要融會貫通中西繪畫,取長補短,今天的國畫家應該作創造性的轉化,就可使中國書畫轉型為具有現代化筆墨元素的新東方藝術。此是目前中國經濟良好發展中所極度缺乏的書畫軟實力。目前書畫界亟需做的事是擺脫現存的功利主義才能真正繼往開來,提升書畫的文化軟實力。

牧谿是古代禪僧,常保赤子之心的真純,才能進入感應天道的高超藝術境界。古代中華文化儒道佛三合一,尤其道禪兩家思維更能提升書畫創作境界,禪宗的「頓悟」在藝術創作中很重要,它可以不受習慣性的規律所局限;此也可以明白清四僧畫家重意境的作品為何在國畫史上深受器重。藝術創作除了要求高難度技術之外,背後的美學思維更為重要。傳統國畫分上中下三品,三品之外尚有藝匠的畫存在,其分別就在於美學悟性的高低。本網站提供的「書畫兩目標三理論」對書畫現代化發展應具有參考價值。

(2018.6.4)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