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必須經實踐檢驗
中國自清末遭受西方列強欺壓,成為半殖民地國家。經過一百多年苦難之折磨,吸取教訓,二十一世紀在深厚的中華文化基礎上國勢逐漸上升。由於近百年教育制度西化,國畫深受形似寫實西畫之害,書法則成為業餘的消閑活動,無法超越古人;至於標榜現代書法的作品(圖1)則類似西方抽象畫,不足為訓。因此書畫家要以知己知彼深入研究中西藝術史,找到一條既有中華文化內涵又具現代感的發展途徑。以史為鑒仍是華人所應珍惜的向前發展目標。
圖1 :現代書法
二十世紀六十代中華大地人民生活曾跌入深淵,直到1978年鄧小平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宗旨之下改革開放,使中國否極泰來。
金嘉倫在香港創立太極書畫理論體系,是首先在美國留學時深切掌握現代西畫發展的來龍去脈。然後深入研究歷代書畫大師作品的筆墨視覺元素組織作中西藝術比較,得到珍貴的傳統書畫優點:中國書畫創作離不開以氣勢連貫為手段,實踐陰陽辯證關係為目的之氣韻生動筆墨組織。
書畫創作不只是一種技術表現,而是以書畫史為鑒,從源自易經的「老莊」哲學為創作關鍵,並全面掌握「道法術器勢」的相互作用。書畫創作的主要工具是舉世無匹的毛筆,書畫就是毛筆意象藝術!凡不能體現毛筆潛能的氣韻生動視覺效果,已偏離傳統書畫獨特優點。
太極書畫強調書畫一體之目標,就是專注於毛筆意象的創作。所以從事國畫應從文人寫意畫入手。元代趙孟頫有言:「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有人也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此四句正是表示書畫同源,也是太極美學對書畫一體之重要目標。圖2是趙孟頫以書法用筆所作的文人寫意畫。
圖2: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
「書畫本來同」使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位登上山水畫第一次高峯,清代四僧攀上第二次高峯。第三次攀登高峯是二十世紀陸儼少晚年的山水畫,其實他就是同軰畫家中充分實踐太極美學的一位大師。圖3是四僧畫家八大山人的作品,筆簡意遠,造型奇特,境界灑脫;三百多年前的中國畫仍深具現代感。
圖3 :八大山人作品
圖4:金嘉倫《書畫同源 志在暢神》2012)
二十一世紀由金嘉倫融會貫通現代西畫與傳統山水畫,以太極書畫毛筆意象為創作法則,邁向山水畫新視覺境界:與現代西畫相同,恢復人類繪畫自古以來是點線面色的「二維」視覺藝術,如圖4所示,絕非描寫眼所見的近濃遠淡的空間。該畫創用不存在於傳統山水畫而象徵陰陽的兩個圓形,並加強現代色彩效果;以「書畫同源,志在暢神」八個字融入畫中,體現書畫一體目標。並使太極書畫既有現代感,又具有中華文化特色,期望對當今中青年華人書畫家有啟迪作用。
太極書畫以「書畫一體,繼往開來」兩目標及「太極美學,國畫六法,視覺美九法則」三理論為書畫創作體系。但要創作成功,不能只顧談理論而忽視實踐的檢驗。因此太極書畫創作是否成功,也同樣要依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太極書畫理論雖以「書畫兩目標三理論」為指引,但對普遍已受西化的華人書畫家不易開悟,因為當今香港美術教育已是西方主導模式,目前是曲太高,和仍寡。太極書畫尚待有心人士努力推廣,以迎合本世紀「中華文化新生」契機。不論古今書畫只要符合太極美學的「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就是上品藝術,主要是體現中華藝術的特殊品質:氣勢、陰陽、和諧。
(2021.7.2)
最近消息
- 書畫現代化須保持毛筆優點 2025-03-29
- DeepSeek 深度求索 2025-02-18
- 獨特魅力的金太極狂草 2024-12-29
- 方薰畫論摘要 2024-11-25
- 金太極書畫兩目標三理論 2024-10-01
- 中國式現代化書畫 2024-09-01
- 文化是不斷創新的進程 2024-08-15
- 中華文化的陰陽宇宙觀 2024-08-01
- 書畫美學傳承與創新 2024-07-15
- 漢字:中華文化載體 2024-07-01
- 毛筆線條四德 2024-06-15
- 書畫面對AI藝術時代 2024-06-01
- 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2024-05-15
- 陰陽不測之謂神 2024-05-01
- 國畫是以氣為核心的藝術 2024-04-15
- 中華文化潛能 2024-04-01
- 書畫創新須先領悟中華文化優點 2024-03-15
- 國畫傳承與創新 2024-03-01
- 唯道集虛 2024-02-15
- 中國畫領先全人類藝術 2024-02-01
- 形似 – 意象 – 抽象 2024-01-15
- 金 草 2024-01-01
- 21 世紀意象國畫 2023-12-15
- 書畫創作實質與文采並重 2023-12-01
- 莊子:通天下一氣 2023-11-15
- 書畫妙道:神釆與形質 2023-11-01
- 書畫家必須認識無的重要性 2023-10-15
- 藝術創作須兼顧時代感及民族性 2023-10-01
- 變是書畫創新關鍵 2023-09-15
- 金太極狂草特色主要在布白章法 2023-09-01
- 氣韻生動是書畫傳承最珍貴要素 2023-08-15
- 金太極狂草線條陰陽轉化 2023-08-01
- 中華文化核心天人合一 2023-07-15
- 詩畫相通注重意境美 2023-07-01
- 金太極書畫視覺美運用 2023-06-15
- 金太極狂草勝在具變通潛能 2023-06-01
- 自我改正缺點為成功之本 2023-05-15
- 整體把握 – 陰陽平衡 2023-05-01
- 國畫應如何向前發展 2023-04-15
- 國畫筆氣墨韻應主次分明 2023-04-01
- 金太極書畫須知行合一 2023-03-15
- 蔡元培主張美育代替宗教 2023-03-01
- 宏揚老子道德經 2023-02-15
- 禪宗 – 中華文化奇葩 2023-02-01
- 書畫創作須以史為鑒 2023-01-15
- 孫子兵法:靈活應變藝術 2023-01-01
- 金太極狂草具發展潛力 2022-12-15
- 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復興 2022-12-01
- 復興中華文化精神 2022-11-20
- 香港成立金太極書畫宗派 2022-11-10
彙整
- 2025 年 三月
- 2025 年 二月
- 2024 年 十二月
- 2024 年 十一月
- 2024 年 十月
- 2024 年 九月
- 2024 年 八月
- 2024 年 七月
- 2024 年 六月
- 2024 年 五月
- 2024 年 四月
- 2024 年 三月
- 2024 年 二月
- 2024 年 一月
- 2023 年 十二月
- 2023 年 十一月
- 2023 年 十月
- 2023 年 九月
- 2023 年 八月
- 2023 年 七月
- 2023 年 六月
- 2023 年 五月
- 2023 年 四月
- 2023 年 三月
- 2023 年 二月
- 2023 年 一月
- 2022 年 十二月
- 2022 年 十一月
- 2022 年 十月
- 2022 年 九月
- 2022 年 八月
- 2022 年 七月
- 2022 年 六月
- 2022 年 五月
- 2022 年 四月
- 2022 年 三月
- 2022 年 二月
- 2022 年 一月
- 2021 年 十二月
- 2021 年 十一月
- 2021 年 十月
- 2021 年 九月
- 2021 年 八月
- 2021 年 七月
- 2021 年 六月
- 2021 年 五月
- 2021 年 四月
- 2021 年 三月
- 2021 年 二月
- 2021 年 一月
- 2020 年 十二月
- 2020 年 十一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九月
- 2020 年 八月
- 2020 年 七月
- 2020 年 六月
- 2020 年 五月
- 2020 年 四月
- 2020 年 三月
- 2020 年 二月
- 2020 年 一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十一月
- 2019 年 十月
- 2019 年 九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七月
- 2019 年 六月
- 2019 年 四月
- 2019 年 三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十月
- 2018 年 九月
- 2018 年 八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五月
- 2018 年 四月
- 2018 年 三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十一月
- 2017 年 十月
- 2017 年 九月
- 2017 年 八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月
- 2016 年 九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