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 – 日日新 – 又日新

商湯(公元前1751—1111)的商湯王的洗澡盆上所刻的句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人生要不斷改革創新。該九字出自儒家四書的《大學》。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累積各種獨特思維,對今日中國向前發展仍然有效。縱觀中國書畫史也符合「日新又新」的不斷創新規律。目前中華民族正處於偉大復興進程之中,正是實踐三千多年前商湯時期已有的創新精神。


圖1:展子䖍《遊春圖》

展子䖍是隋代畫家。圖1《遊春圖》是中國畫史上最早期的山水畫,其筆墨及意境尚未達到以神寫形的藝術境界。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指出山水畫史變化:「 山水畫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然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山水畫發展到元四家也是一變,清四僧畫家又是一變。畫家能夠熟悉山水畫的發展歷史,就不致於不辨方向走冤枉路。因此當今山水畫應在清四僧畫家基礎上開創新貌,陸儼少所作山水畫較四僧畫家跨前一步,也是一變。


圖2:李思訓《仙山樓閣圖》

圖2是唐代大李將軍李思訓的絹本青綠山水畫,是山水畫之第一次大變,畫面組織已趨嚴密。


圖3:巨然的山水畫

巨然是唐代僧人畫家,師事董源,師徒並稱「董巨」。圖3境界空靈脫俗,超越李思訓的拘謹組織。


圖4:范寬《谿山行旅圖》

圖4北宋畫家范寬名作《谿山行旅圖》屬於山水畫三遠法之一的「高遠法」,特點是以畫面遠處最高山峯為全畫焦點所,此正是山水畫不是描寫近濃遠淡的繪畫。該畫是台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圖5:馬遠《踏歌圖》
馬遠是宋代畫家,開創另一面貌的山水畫,屬於宋代院體畫。圖5馬遠的山水畫用斧劈皴畫山石,特徵是筆墨乾浄俐落的國畫類型。


圖6: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是元四家之一,他的《富春山居圖》長卷是曠世名作,在明代燒成兩部份,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無用師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剩山卷 」是該畫最前邊部份,現為浙江省博物館所藏。該畫兩部份分藏兩岸超過六十年,於2011年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非常轟動。中國畫的長卷為全人類繪畫史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主要靠氣勢連貫完成。


圖7:金嘉倫《武陵源記》1997

圖7的山水長卷作於1997年,是金嘉倫由現代西畫逐漸轉向國畫的作品,是他旅遊名勝張家界回香港後,憑想像所作的長卷山水畫。此是深入傳承中華文化的必需工夫,該畫主要實踐他主張的金太極書畫三法則:「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此正表示國畫創新必須先有穩固傳承基礎才不致於膚淺。國畫史是「日新又新」創新不斷的記録。21世紀的中國畫應是古今中外的綜合藝術,但是仍必須以毛筆、水墨、宣紙為創作媒介的藝術,才符合中華文化藝術發展是不斷傳承與創新交替的歷程。凡是沒有穩固傳承基礎的國畫或水墨畫,不論如何吹捧為創新必屬過眼雲煙,很難持續向前發展,因為膚淺就經不起時間考驗。

(2024.5.15)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