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通天下一氣

道家以老子為創始者,道家學說發展到莊子集大成,因此老莊並稱代表道家整體學說。《老子》與《莊子》在內容與風格均有些差別:《老子》只有五千多字,文句艱澀不易了解,《莊子》則有十餘萬字,文筆生動,兼具哲學與文學特色。
莊子繼承老子,進一步發展氣的重要性,例如他提出「通天下一氣」強調萬物運行由氣所推動。他認為道的存在無所不在,甚至他提出道可以存在屎溺中。因此書畫創作更應體現莊子對道家思想的主張。莊子提出氣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他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然後他概括為很重要的一句:「通天下一氣耳」。書畫創作與天地萬物運行相同,氣是聯繫各局部成為有機的整體,「精氣神」三者密切關係是以氣聯繫為關鍵。
金太極書畫的「氣勢連貫」是書畫創作首要法則,必須切實做到,否則整體鬆散。「氣」的哲學概念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宋代至明代發展為成熟的元氣論是中國哲學對宇宙萬物的重要思維結晶,成為國畫六法最重要的「氣韻生動」法則,此是中國畫與西畫最大不同特徵。但是國畫家必須先通過骨法用筆的因,才能得到作品氣韻生動的果。中國哲學中道是最高範疇,氣是最基礎範疇。歷代國畫名家莫不充分掌握從氣到道的要旨,才能得心應手完成佳作。


圖1:金嘉倫《御紫氣遊無極》2002

氣是中國獨有的哲學觀念:氣雖然看不見,但仍可以感受到的能量。氣是中國書畫創作的重要美學觀念,不容忽視。圖1題目中的紫氣源自「紫氣東來」比喻吉祥之徴兆,「無極」是比太極更加原始狀況的宇宙空間。該畫強調氣是貫通宇宙的媒介,畫面山石之間的曲線象徵氣的運動。畫面上方一圓形象徴無極,下方兩圓象徵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然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一」即是太極,相當莊子所稱的一氣。因此傳統山水畫十分注意氣勢連貫的整體有機組織。


圖2:金嘉倫《陰陽互動》2006

金太極美學的三法則是「氣勢連貫,陰陽互濟,整體和諧」。圖2為增加與傳統不同的時代感,採用西方色彩學理論,先用藍色在山石之間連續排列,以求達到氣勢連貫效果;然後用紫黃兩種互補色分布畫面,產生強烈視覺對比效果。當今國畫或水墨畫如果能夠運用西方色彩學,以視覺美而言比單獨用黑色更多姿采。


圖3:金嘉倫《太極山水》2014

中國山水畫史內容十分豐富,既有繁複結構又有簡約組織的作品。但是傳統山水畫均非自然景觀的描寫,而是二維平面的線面藝術,因此傳統山水畫並無寫實西畫近濃遠淡的畫法。圖3「太極山水」正是強調國畫是二維線面組織的藝術,其中墨色是面,缐條有粗細、濃淡、剛柔的陰陽變化。全畫強調布白章法,採用簡約筆墨組織,最後用紫色曲線加強整體氣勢連貫,體現莊子的「通天下一氣」。
書畫並稱為藝術是中華民族所獨有,金太極書畫強調「書畫一體,繼往開來」目標,草書借用國畫六法的「經營位置」法則使它有更廣濶向前發展空間。因此目前的書法家不應只滿足於停留在傳統書法技巧階段,須深入研究古今中外藝術,重視創新之道,以恢復中國書畫昔日在全球的獨特地位為目標。


圖4:金嘉倫《一張一馳 文武之道》2014

圖4與傳統草書不同是以十個字左右為度,並運用「計白當黑」布白章法,就容易把握整體的氣勢連貫。因為字少,所以線條必須盡量展示粗細、虛實的陰陽變化。如圖4所示,為避免字少所引起的單調感覺,就要加強點的數量。其中點的形狀有圓形及方形的變化,以增加視覺美。根據草書結體變化的「伸縮法」,任何一條長線均可縮成一點,因此圖4的第二個「一」字縮為一點。該作品與傳統草書不同之處,全體字的氣勢連貫沒有用到一條牽絲。並請注意題署位置安排恰到好處,使整體成為脈絡相通的有機組織。

中國書畫近百多年來因受西化影響,書畫可說不進則退。當今華人書畫家應深入研究老莊哲學,可使書畫創作繼往開來,再顯光芒。莊子的「通天下一氣」仍是今後中國書畫創作的重要審美準則。
(2023.11.15)



  • 最近消息

  •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