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藝術歷史地位

中國人對西畫藝術大師,有普遍認識的兩位:古典畫家是達芬奇,現代畫家是畢加索。


圖1:達芬奇《最後晚餐》


圖2:達芬奇《夢娜麗莎》

達芬奇(又譯為達文西)《最後晚餐》是各種資訊提及最多的名作,大衆在有關西方文化藝術書本中應都見過該畫插圖。他的《夢娜麗莎》原畫,凡旅遊過法國者,是必到巴黎羅浮宮所見的展品主角;中國畫家也應該親眼見過。他最後三年生活於法國,《夢娜麗莎》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就一直展出於羅浮宮,也因此使巴黎有藝術寶庫城市美譽。


圖3:杜尚《L.H.O.O.Q》

《夢娜麗莎》更因二十世紀早期達達主義大師杜尚Duchamp,以反理性為主旨,將該畫女人加添鬍鬚,令該古畫更加名震近代西方畫壇。該畫題目「L.H.O.O.Q」就是令人迷惑的反傳統審美手段。如果華人書畫家通曉二十世西畫演變的來龍去脈,就明白亂來一通的創新,還是走不出西畫近代各派的五指山;反而由中華文化基礎深度上向前作新突破,才是中國畫家向前發展理想方向。

二十世紀有著名歌手納京高Nat King Cole唱的流行曲「夢娜麗莎」也促使它成為為全球家喻戶曉的名畫。

文藝復興期有美術三傑: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今以達芬奇為例,說明文藝復興期西畫的歷史地位。順便一提,西方書籍中凡提到達芬奇時,必用他姓名最前的「Leonardo」而不是最後的「da Vinci」,很可能第一位譯音者就弄錯,至今已成習慣。

西畫在中世紀仍以二維平面為表現平台,如圖4所示。由文藝復興佔繪畫重要地位的畫家喬托Giotto開始,開始運用三維觀念作畫如圖5。


圖4:中世記教堂壁畫


圖5:喬托作品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多才多藝的大師;他是精通繪畫、音樂、建築、解剖、透視、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工程等的全才。他的繪畫逼真程度,就算遲三百年後才發明的攝影機也不能達到如此精細三維層次,如圖6、圖7所示。他的繪畫是受高度科學知識所影響的極度理智產物,雖然達到人類繪畫史新一頁;但是以傳統國畫準則而言,達文西作品類似精細工筆畫,有所不足。

中國審美觀念,上品繪畫應「無為」及「有為」兼顧。太理智是很拘謹的「有為」,就缺少道法自然的「無為」所呈現神采。大家要明白:文藝復興寫實西畫是五百年前的藝術,已是歷史陳跡。藝術貴在推陳出新。


圖6:達芬奇《安吉里之戰》


圖7:達芬奇《哺乳聖母》

西畫史發展到文藝復興期寫實畫的新一頁後,到十七、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達到另一高潮,然後開始衰落。十九世紀印象派仍屬寫實畫,只是開始注重現代色彩及豪放筆觸,可說是寫實畫過渡到重意的抽象視覺元素時期,十九世紀末由後印象派開始,到二十世紀經畢加索等大師不斷突破,西畫根本不再受形似素描局限。

況且藝術不同於科學,更須具備靈活多變的情感因素及高意境的審美概念。所以當今華人藝術家,不論所作中西畫類別,對中西繪畫史必須瞭如指掌,才不會陷於原地踏步困境:常為已有的虛名而自困於功利牢籠。

(2020.2.20)



  • 最近消息

  • 彙整